李华本原本名不见经传,但在卧虎藏龙的京华艺坛,一跃成为一位饮誉京城的青年雕塑家、书画家。是什么原因使他获得了如此之快的成功?正是他的人物画凭籍多年从事雕塑艺术掌握的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写实功底在画坛,赢得了众多艺术名家、权威人士、收藏大家的关注和青睐、支持,已经成为一种“李华本现象”,其实质是一位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青年画家,完全是凭自己的努力拼搏,敢于创新,依靠自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短短时间里使其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市场认可,并且价格持续成上升趋势。
李华本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权威人士认为,作品的试金石最终还是市场,他的成功向我们昭示了三点:(一)作品的造型创新能力强;(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三)作品表现入木三分,真实细腻,感人肺腑。凭借这几个突出的艺术特点,他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入场卷”。
2008年李华本的雕塑作品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入选“村长论坛”项目,成为宏福集团入围作品。他的雕塑思想、理论、作品都十分出色,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李华本是一位很有力度的中青年画家,他早年从事雕塑,为他日后的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功底。看他的造型能力非常强,线条非常有力度、简洁,几笔就准确地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外观形象,形似而且神似。他还擅长绘制大画,如《竹林七贤》、《八仙过海》、《茶馆》、《老北京风情》等。他从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中吸取营养,运用到自己身上,他画的人物组画,不但深刻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外形上给人以深刻的感觉,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给人以历史的凝重感和世事的沧桑感。他的画特别注意面部轮廓的刻画,线条传神细致。比如老者,面部线条像刀刻一样,深深地刻在人们脑海中;妇女儿童的描绘都特别可爱。人物组画《茶馆》中拉洋车的包车夫、穿长衫的知识分子、乞讨的流浪儿等无不形象生动,真实感人,给人留下很深的历史回忆和余韵。李华本不但能画出很好的写意画,而且能画出很好的大画、人物组画,这在国内当前的艺术界是不多见的。
李华本的作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二十多年来在艺术的道路上努力攀登、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对老师的感恩,对名人先贤的景仰,使他毅然拿起自己的塑刀和画笔,创作了一批人文气息浓郁的佳作。他的作品起步快、发展稳,后劲足,收藏家对他的将来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注:此文收录在全国两会专刊《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中。 |